陷害岳飞的奸臣万俟卨,他的名字怎么读?他是汉人吗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在两宋时期,中国经历了一段独特的历史阶段。宋太祖赵匡胤虽然统一了北方,但未能彻底整合全国,使得南方地区形成了西夏、辽、金等多个政权共存的复杂局面。这些政权之间战事不断,北宋在多数情况下都处于被动和劣势的状态。

金国原本和北宋联手灭了西夏,但转头就翻脸不认账,开始对北宋下手。他们接连发动了两次大规模进攻,硬是把北宋给打垮了。

赵构创立南宋政权后,整个国家都对金人怀着深深的国仇家恨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像岳飞这样奋起抗金的民族英雄也随之应运而生。

这位忠心耿耿的将领在南宋朝廷中没能大展拳脚,他收复失地的宏图大志还没完成,就被朝廷里的坏人以捏造的罪名关进大牢,很快便遭毒手。大家都知道害死他的主谋是秦桧,却很少有人知道,还有一个幕后黑手也参与了这场冤案。

这个坏蛋叫万俟卨,你知道他的名字怎么念吗?他是不是汉族人?

【岳飞的糟糕处境】

北宋在靖康年间遭受了巨大屈辱,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南宋百姓的心。他们对金国充满了敌意,岳飞的母亲也不例外。作为一个普通妇女,她虽然没有远大的志向,但深知国家蒙受的苦难。因此,她从小就对岳飞言传身教,告诫他长大一定要为朝廷效力,尽自己所能报效国家。

岳飞自幼勤练武功,成年后便投身军旅。面对金国精锐骑兵,他精心打造了一支名为“岳家军”的劲旅。这支军队个个勇猛无比,他们挥舞长刀专砍马腿,打得金兵连连败退,成功夺回了不少失地。

不过,在那时的南宋朝廷里,像岳飞这样的人是很难立足的。他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宋高宗赵构。赵构身为皇帝,表面上对岳飞很器重,不仅赐给他"尽忠报国"的旗帜,还特意召他进宫讨论皇位继承的大事。

岳飞以为跟皇帝交情好就能免于被算计,可他大错特错了。宋高宗表面上看重他,让他带兵平乱,其实压根不想让他打胜仗。高宗这么做,无非是想装装样子,让人觉得他是个会用人、能治国的明君,实际上他关心的只有一件事——怎么保住自己的皇位。

大家都知道,赵构能当上皇帝,并不是因为前任皇帝把宝座让给了他。真正的原因是他的父亲徽宗和哥哥钦宗在金兵入侵时被抓走了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。

不只是皇帝遭殃,敌人还把宋朝的皇亲国戚和皇宫里的珍宝全都抢走了。赵构在当时的众多皇子中并不算最拔尖的,正因如此,他被派到了外地。战乱爆发时,他恰好不在京城,这才躲过一劫,后来才有机会在南方重新登基称帝。

他非常佩服岳飞的军事才能,但也不能让他毫无约束地扩张势力。假如岳飞没能战胜金国倒还好,万一他真的击败了金军,成功迎回了两位被俘的皇帝,那赵构的皇位还能保得住吗?

当年出现两位皇帝共同执政的情况,其实是因为金兵入侵时,宋徽宗害怕了,赶紧把皇位让给儿子宋钦宗,自己却偷偷跑掉了。

金兵撤走后,徽宗复辟重登帝位。赵构吸取了上次的教训,绝不让历史重演,但又不好公开限制岳飞的行动。

因此,他只能在外表上对岳飞装出恭敬的样子,对秦桧等人的陷害行为假装没看见,结果让岳飞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,最终遭遇了不幸的命运。

【谋害忠良的另一位奸臣】

很多人知道岳飞被害,主要是因为太监秦桧看到岳飞打仗特别厉害,怕他影响自己的权势和地位,就在宋高宗赵构面前说岳飞的实力越来越强,可能会对皇上的统治造成威胁。

赵构一听到消息,很快就决定把岳飞调回来。他真正担心的不是岳飞会反叛,而是怕岳飞真的大获全胜,到时候自己的皇位可能保不住。秦桧的建议正好说到他心坎上。为了确保岳飞回来,赵构甚至连续发了十二道紧急命令,硬是逼着岳飞撤军回朝。

岳飞刚踏进家门,就被官兵当场拿下,罪名是意图造反,直接押进了监狱。

此时的岳飞心里明白,自己时日无多。不久后,处决的命令传来,他和长子一同被砍头,其他家眷则被发配边疆。

岳飞被冤枉处死这件事说明,在朝廷里想害他的不只是秦桧一个。

【奸臣万俟卨】

这人名叫万俟卨,读音和“莫其谢”一样。他生于1083年,不是少数民族,而是地地道道的开封人。从小读书用功,在宋徽宗登基的第二年就考中了科举,进了太学读书,后来还当上了尚书比部员外郎等官职。

万俟卨首次上战场是去平定内乱。那时,曹成率领的抗金部队战败后,逃到山里当了土匪。朝中有人举荐万俟卨,他就带着兵去剿匪了。

万俟卨凭借卓越的能力迅速崛起,地位一路攀升,很快就和岳飞旗鼓相当。当时岳飞如日中天,万俟卨便想方设法巴结岳飞,借此为自己铺路。

他给岳飞提了四个建议:扩充兵力、增加财富、树立威望、培养人才。表面上看没啥问题,实际上是在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。扩充兵力就是无视朝廷指令,拼命招兵买马;增加财富则是不择手段地捞钱。

树立权威靠的是在军中用杀伐手段让人畏惧,而拉拢关系则是用钱财贿赂朝廷官员,好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得到庇护。这样的做法,很容易把一个人推向贪腐的深渊。

那时南宋正被金国威胁,局势非常紧张。岳飞听到万俟卨的话后,感到非常愤怒。他批评万俟卨说,作为一名将领,他的首要任务是管理好军队,而万俟卨作为监司,更应该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,怎么能怂恿他去做分裂国家的事情?

经过这次不愉快的对话,万俟卨既感到愤怒又觉得丢脸。既然岳飞不肯做自己的后台,他决定开始对岳飞实施报复。

没过多久,万俟卨就向皇上打报告说,襄汉这地方可是咱们国家的重要门户,按规矩应该定期轮换将领去驻守。可如今岳飞一直霸着那块地盘不走,还收买了当地百姓的心,这摆明了是要造反的节奏。就算他现在还没什么动作,咱们也得提前做好防备,不能掉以轻心。

万俟卨的意图并非立刻抓捕岳飞,而是先挑拨皇帝和大臣的关系。这个挑拨离间的计策确实很有效,尽管赵构和身旁的秦桧都没有当场表态,但两人都神情严肃,显然已经对这份奏章产生了深深的疑虑。

七年后,金国陷入内乱,爆发了内战。部分势力撕毁了先前与南宋的和平协议,再次向宋朝发动攻击。在这场抵御外敌的战役中,岳飞接到了十二道紧急诏令,被迫从前线撤回。

当时万俟卨已从军队监军升任南宋朝廷要职,他与宦官秦桧暗中结盟。在秦桧的指使下,万俟卨向宋高宗进言时,不断散布对岳飞不利的言论。

在秦桧的推波助澜下,宋高宗赵构对万俟卨的话深信不疑,不仅让他留在朝中做了监察御史,还提拔他为右正言。这样一来,万俟卨就有了更多机会在高宗面前搬弄是非。

金国又一次攻打宋朝时,万俟卨已经和秦桧联手,打算收回将军们的军权。他们认为这些领兵的将领只看重利益,不讲道义,贪生怕死,目无法纪,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。因此,必须解除他们的兵权,以防酿成更大的灾难。

宋高宗对这些说法深以为然,立即下令把岳飞、张俊、韩世忠等人召到临安。他先是借着他们以前的战功给予封赏,接着安排他们担任一些没有实权的文官职位,同时收回了他们在外领兵的权力。

张俊看到对方势力强大,心里开始动摇,倾向于接受朝廷与金国和谈。岳飞对此极为不满,当场表示反对。他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让万俟卨和秦桧更加忌惮,两人都觉得不除掉岳飞,和谈就无法顺利进行。

后来,他们不断在皇帝面前说岳飞的坏话,指责他打击军队士气,扰乱百姓人心,还捏造了一份岳飞同党的名单交给皇上。岳飞被逼无奈,只好主动请辞。即便皇帝下令免去岳飞的职务,这两人还是不肯罢休。

当年十月,万俟卨收买了岳飞的下属王俊,指使他诬陷岳飞和长子岳云有谋反之心,结果岳飞父子被关进大牢。负责审案的何铸看到岳飞被冤枉,心里不忍,便向秦桧报告了实情。秦桧得知后非常生气,立刻撤了何铸的职,让万俟卨接手案子。万俟卨随即给岳飞父子罗织了种种罪名。

为了在秦桧面前表现自己,万俟卨无所不用其极,他不仅捏造了岳飞谋反的虚假罪名,还将其残忍地害死。

【结语】

万俟卨心肠极其狠毒,不仅设计害死了岳飞,还把那些替岳飞说话的大臣全都撤了职。他一直阻挠给岳飞恢复名誉,就连曾经见机行事的张俊也被他免了官。尽管万俟卨在平定叛乱中立了功,但他对岳飞做的那些恶事,永远都无法得到宽恕。

杨雪铭在《书法》杂志2023年第8期发表文章,探讨了历代书法集帖中收录的岳飞书法作品。文章系统梳理了岳飞书法在不同时期丛帖中的收录情况,为研究岳飞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
一苇,.岳飞之死[J].机构与行政,2023,(03):.